文章来源:由「百度新聞」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"http://info.gift.hc360.com/2016/10/251438698154.shtml"
銀飾品市場價格懸殊大“萬足銀”真的存在嗎?http:www.gift.hc360.com2016年10月25日14:38來源:珠寶頭條作者:[linaijuan]T|T同是“足銀”飾品有的每克6元錢,有的每克16元,價格相差超過一倍?近日,長春市民尹先生反映,銀飾品價格混亂。而專業人士表示,根據新黃金飾品國家強制標準,即使是金含量達到千分之999、萬分之9999的金飾,都可稱為“足金”。而千足銀和萬足銀并沒有太大差別,這只是商家賺取利潤的噱頭。銀飾品市場價格懸殊尹先生近來要給母親挑選銀飾品,可逛了多家商場和多家金銀珠寶城,卻一直拿不定主意。在紅旗街商場中的首飾專柜銀飾品每克10元錢,可在重慶路一家商場卻賣到每克16元。“這還不是離譜的,在我家樓下超市金店里每克售價只有5.8元。”尹先生說,這些銀飾品上都標注著“足金”字樣,可價格差距如此之大。重慶路一家商場的銷售員偷偷的告訴尹先生,自己銷售的是“萬足銀”,純度達到了萬分之9999,售價16元錢,還能提供認證證書,因為銀含量越高的銀飾產品其價格也相對會高一些尹先生說,送給母親的東西,只要質量好價格再高自己也舍得。然而買回去沒多久,他就聽到有關萬足銀只是商家吸引顧客的一種手段罷了,在現有的國家銀含量標準上根本沒有萬足銀這一說法。商家“萬足銀”賺噱頭其實,近段時間來像尹先生反映白銀飾品價格混亂的消費者不在少數,根據消費者反映,記者走訪多家大型商場和首飾商店發現,白銀飾品統一標準“足銀”標簽,可一些銷售還在打著”千足銀”和“萬足銀”的噱頭向消費者推銷產品。在重慶路一家商場珠寶柜臺記者看到,“足銀”標注著11元克、16元克兩個價位。銷售員透露,分別是“千足銀”和“萬足銀”的價格,她拿起兩個款式幾乎一樣的手鐲,從外觀上根本無法分辨“千足金”和“萬足金”的差別,只能從手鐲背面打著的不同含量印記區別。“‘千足銀’和‘萬足銀’根本沒什麼區別,各家價格標簽標注的都是‘足銀’,兌換回收價格也是一樣的。”一家金店負責人表示,今年5月4日國家強制施行《首飾貴金屬純度的規定及命名方法》對金、鉑、鈀、銀純度作出了新的規定,當純度達到990‰時,全部用足金、足鉑、足鈀、足銀來表示。即使是銀含量達到千分之999、萬分之9999的銀飾手鐲,也只能統稱為“足銀手鐲”。一些商家卻暗地宣傳,以同樣產品換取高出數倍的銷售價格。足金與千足金沒有優劣之分“‘千足銀’和‘足銀’兩者都純度的一個名稱,沒有優劣之分。作為首飾,銀首飾主要的功能還是提供裝飾。”國家金銀及制品質檢中心(長春)張主任說,過高銀含量的首飾存在硬度低、質地軟、佩戴中容易變形等弱點。同時為保證含量達到要求,在生產過程中不能使用焊藥,因此影響了款式。張主任表示,新頒布的《首飾貴金屬純度的規定及命名方法》中并不限制“千足金”等高含量產品,企業仍可通過企業標準,向消費者明示其產品的貴金屬含量,把產品質量信息詳細準確地告訴消費者。但按照國家對貴金屬命名的規定,“千足銀”是國家標準中白銀首飾成色標準的高純度,而標準中根本沒有“萬足銀”的相關規定。以現有的儀器精密度,即便銀飾品純度確實達到了99.99%,一般的檢測機構也很難檢測出來,只能通過估算雜質含量,倒推純度。“萬足銀”實際上是鉆了國家標準的空子,所謂“萬足銀”也就成了一種概念,并不具備實際操作意義。在消費者的傳統觀念中,貴金屬的純度自然是越高越好,但業內人士表示,首飾白銀、黃金等貴重金屬作為飾品,與純粹保值、增值的銀幣、金條不同,即便是價格更高的金飾品,足金與千足金的純度只相差千分之幾,原料成本可能就差10多元錢。因此“萬足銀”比“千足銀”,除了提煉工藝費用較高外,實際價格相差并不大。“萬足銀”執行的不是國家標準,而是商家自己的標準。“萬足銀”的說法很大程度上其實是商家的一種促銷手段。商家通過這種方式,可獲得更大的利潤空間。消費者不看好白銀飾品投資近日,白銀協會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,今年現貨白銀上半年累計漲幅約46%。國際銀價“跟風”看漲,而長春白銀飾品卻在降價促銷冰火兩重天。記者走訪長春一些品牌銀飾品專柜發現,在年中秋、十一優惠大促銷下,銀飾用品價格每克普遍在5到16元左右。紛紛打出“6折”、“買一送一”、“標價減半”、“滿元送禮品”等促銷手段。“白銀已經在工業等普遍應用,提煉工藝也越來越漸漸,使得白銀投資屬性越來越弱。”重慶路一家珠寶首飾店負責人劉經理表示,銀料成本占零售價格的比例低,加上銀飾品的魅力與黃金飾品相距甚遠,小件銀飾品的成本主要在于手工費,原料所占比重少。而金飾品則不同,其原料占售價主要部分,金價的波動直接影響到黃金飾品。以一款標價400元,20克重的足銀制手鐲為例,銀價達到20元克,而按照當日足銀4.07元克的現貨價,原來只占售價的五分之一,而消費者選購銀飾品是為了裝點打扮,但不太看好銀飾品的保值功能。門店經理介紹,國內銀飾的消費者以35歲以下的時尚年輕人為主,比如大中專學生或者剛參加工作的愛美女性。在她看來,消費者將銀飾等作為時尚消費品,而非保值品,因此不會密切關注銀價。責任編輯:韓志敏
關鍵字標籤:婚禮金飾租借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