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来源:http://www.fj.chinanews.com/news/fj_zxmmt/2017/2017-08-30/388800.html
南方多雨,汛期來時更是陰晴不定,雨傘自然成為主角。如果雨傘也能有像共享單車那樣無處不在那該多好? 共享雨傘粉墨登場 共享雨傘其實早就應運而生,只不過沒在福州。 共享雨傘大約在2017年初在廣州、深圳以及江浙滬等地初露鋒芒。2017年過半,共享雨傘傳來在上海遭遇投放僅一天就消失的新聞,而共享雨傘十余個玩家中,截至目前也只有三家獲得融資。那么,共享雨傘會是下一個機會么? 目前十余家共享雨傘總體而言有三種運營模式:借助機器的自助設備型、隨處使用的自由借還型、聯合商家的商戶借還型。 在盈利方面則是采取租金+傘面廣告的模式,考慮到雨傘損壞率、丟失率等因素,單純依靠租金收入顯然難以平衡投放的支出。 魔力傘創始人CEO沈巍巍介紹,魔力傘在廣州已經接到廣告,主要通過傘面印制logo,第一批廣告是團隊嘗試性的試驗,價格定得也比較低。要知道在幾十萬把雨傘的內外投放廣告,那是一個長期的流動廣告位,這對廣告商家和共享雨傘都是樁不錯的買賣。 不叫好也不叫座 但資本市場這一次卻顯得“過度冷靜”,持幣觀望者大有人在,當初只要傍上“共享”這詞,就能招徠金主的時代已經過去了。 首先是租金問題,目前市場上的共享雨傘押金從30元到99元不等,雖然押金可退,但雨傘作為家庭日用品損耗率不低多備幾把并無壞處,30元的價格已足夠再買一把新傘,大可不必麻煩到地鐵口、特定商鋪去租賃一把。何況許多押金都是依據雨傘自身的造價來定,花押金買雨傘也是個不錯的選擇。 其次是歸還問題,對于使用者而言最便利的歸還方式是像共享單車那樣就地歸還,但從之前在上海街邊的投放情況來看,由于投放之前缺乏溝通而被城管部門以侵占公共資源叫停,顯然效果并不好。而定點租賃的方式則顯然對雨天缺乏相應的考慮,用戶借傘一般都會選擇直接打傘回家,然后再打著傘回來還傘,這中間就有了時間成本上的考量,而如果距離還傘的地點較遠很多人可能會選擇第二天再來還傘,來回之間是兩天的租金,對用戶來講這并不劃算。 最后也是最為人詬病的問題是,共享雨傘要求使用者處于一個苛刻的場景之下:出行途中突然降雨、無車可開或者沒有開車、周圍有共享雨傘等。而同時共享雨傘還有很多其他的替代手段,比如打車、等雨停、甚至是去買把傘都可以解決沒有雨傘的問題,畢竟雨傘本身就是很便宜的日用品。而且雨也不是天天都會下,北方的年降雨率就更低,多數人做出行打算前都會有看天氣預報的習慣。如此看來,共享雨傘的使用其實是低頻、且非剛需的。 有勇氣總是值得贊賞 雷軍說過一句話傳播的很廣,只要站在風口,豬都會飛起來。共享雨傘在共享單車、共享汽車、共享房屋等等共享出來之后,好像跟上了風口,準備飛起來。 記者認為,共享雨傘其實是一個典型的“偽風口”,這種共享不具備大范圍推廣的市場價值。 記者畢業的大學青年志愿者協會曾經在校園范圍內發起過“愛心流動傘”的活動,在教學樓、食堂等人流量大的地方放置雨傘,平日里大家去教室上課一般沒有帶把傘的習慣,一旦碰上暴雨就只能淋一身回宿舍,流動傘的確給我們帶來了很大方便。在后期的雨傘回收過程中,雨傘中丟失的也并不多,大概是因為雨傘惹人耳目的鮮紅色和巨大的logo。“愛心流動傘”是在特定區域、針對特定對象做的一種單純公益活動。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,能夠推出共享雨傘也是一種勇氣。摩拜單純創始人胡瑋煒在接受媒體專訪時曾表示:失敗了就只當是做公益了。誠如斯言,有勇氣總是值得贊賞,雖然這種勇氣有點魯莽。(文/王志豪)【責任編輯:陳可涵】
關鍵字標籤:自動傘推薦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