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来源:http://www.cna.com.tw/news/firstnews/201808195003-1.aspx
如夜未央,似天將亮。渾沌不明的夜半夢半醒,城市一隅的故事各自精彩
圖文:徐肇昌、吳翊寧、張新偉、張皓安、吳家昇、裴禛、黃鈺嵐
凌晨4點,是人們對這個城市最陌生的時刻,也是我們彼此最陌生的時刻。很容易就以為閉上雙眼,世界也跟著停止運轉,雖然它並沒有。有許多失落的靈魂還在街頭尋求慰藉,有更多人為著自己的生活和城市的運轉打拚著,雖然我們通常沒有看到。
沒有什麼,比攝影鏡頭更能捕捉這些陽光到來之前的時刻。以下,是幾個一直存在、卻很少被看到的台北街頭常民故事,在我們正在休息的凌晨4點。
當喧囂嘈雜像是電視音量被遙控器一格格按壓,朝靜音的方向淡去。街燈默默吐露幽幽微光,如同只剩映像流轉的TV秀,在闇色的客廳裡格外亮眼。房間裡是誰早已酣睡,美夢香甜,又是誰夜半時分仍堅持在沙發上品味黑夜韻味。
城鎮亦然。
凌晨4點,當你尚在夢中仍未醒來,還有誰、遊走在這城市之間,像那在寂寥低語的電視螢幕裡,不停跳動切換的生活畫面。
渾沌不明的夜仍半夢半醒,城市一隅的故事卻各自精彩。
求一個名額 台大醫院深夜人龍
凌晨4時,天色未明,紅磚牆搭配洗石子所營造的文藝復興風格建築在街燈微光中聳立,擁有醫界翹楚地位的台大醫院西址外出現不少民眾,他們來自台灣南北各地,或站或坐地排著隊,只盼順利求得一個掛號名額。
科技發達,院方多數科別已可透過網路掛號,但往往一釋出就是秒殺。如今台大醫院每天仍會釋出少量現場掛號名額,讓許多求醫若渴的民眾有機會拚一個希望。
一名從南部特地北上的人說,有些醫師當天現場掛號就只開放2個名額,只好半夜12點多就來排隊,深怕看不到醫生。
長夜漫漫,現場群眾有的乾脆臥地補眠,有的玩起手機,各自打發等待時光;也許只是一面之緣,但共同的目標讓他們也不時交流起心得資訊,為這寂寥的夜添點生機。
人們從古樸的木製大門前排起,慢慢延伸。院方會在清晨5時40分開放抽取號碼單,往往5時左右便可見現場隊伍綿延成一條長長人龍。
直到有了號碼,他們才能安心離去小憩,待天光真正劃破夜幕後再重回現場,依序完成真正的掛號手續。
暖心暖胃暖人情 老牌豆漿店深夜上工
超過30年歷史的豆漿老店今天夜裡也在金華街一角悄悄開工,老師傅熟練地在廚房忙進忙出,雖是凌晨4時才開始營業,卻早從半夜1點就展開準備。
室外大街上仍飄散著夜裡特有的昏黃色寂寥,亮晃晃的店內卻是香味熱氣四溢,暖呼呼地,讓人忍不住想靠近。
熱騰騰的豆漿搭配剛出爐的煎餃、蛋餅正對味,老店名聲早已遠揚國際,除了深夜飢腸轆轆的夜貓們,也總能引來大批日本遊客到此一嚐手工製作的中式早點。
大門一開,原先空蕩的用餐區隨即就有客人出現。早起的居民、值班中的員警、計程車運將、祖母帶著小孫子陸陸續續現身,代表這城市正在逐漸醒來。
美食總能帶來好心情,店老闆與員工熱情招呼著來客,盼用最溫暖的美味陪伴人們迎接每個美麗早晨。
繁華落盡 街燈下的沉默清道夫
台北市饒河街夜市裡熙來攘往的人潮消散,凌晨時分,熱鬧街區沒了人聲、少了沓雜,徒留滿地攤商和民眾沒能帶走的垃圾。
一群沉默的清潔員靜靜現身,三兩身影在街上奔走不為遊樂,而是為這座城市的清淨面貌努力。
他們在黑夜微光中默默低著頭,偌大的竹掃帚刮在地面上刻出沙沙聲響。
搶在拂曉前,他們一趟一趟掃著,希望天亮後街道能回到原本乾淨的模樣。下一個夜,夜市繁華後的寂靜時刻,他們也將繼續努力。
望天吃飯 都市菜販的深夜竹林巡禮
挖竹筍是得與時間賽跑的一項挑戰,只因天亮了,竹筍就老了。
深夜,固定在台北萬華一處傳統市場擺攤的蕭姓菜販總得趕在凌晨3、4時天未亮前,到竹林裡挖筍、到菜園中摘菜,才好送去市場販賣。
她說,每天採收的量時多、時少,都要看天吃飯。
黑漆漆的竹林裡頭自然沒有果菜批發市場的熱鬧,靠著頭上的小燈和好眼力,她四處尋找冒出頭的竹筍。
推出竹林的單輪車上裝著今日成果,筍身上還殘留著一點黑土,象徵剛採收的新鮮,就等著天亮後的識貨人前來一嚐美味。
(本文節錄自中央社「文化+」雙週報第17期「台北.凌晨4點」,8/20出刊)
關鍵字標籤:...
|